第二十二章 精神分裂症
一、A型题
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
A.病程迁延
B.无自知力
C.起病缓慢
D.注意不集中
E.头痛失眠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阴性症状为早期表现的单纯型患者,早期可出现无力,迟钝,完成工作困难,注意不集中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但神经衰弱患者自知力是完整的,患者了解自己病情变化和处境;有时还对自己的病情作出过重的估价,情感反应强烈,积极要求治疗。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相反,常否认有病。因此是否存在自知力是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
2.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不包括哪项
A.运动不能
B.肌张力障碍
C.震颤
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视物模糊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包括:运动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传统抗精神病药发生率约30%。临床表现为动作笨拙、迟缓、少动、肌肉僵硬、面具脸、前冲步态、静止性震颤和流涎、多汗及皮脂溢出。一般于治疗数周至数月发生,但也可能发生较早。
3.42岁男性,农民。表现生活懒散,不爱清洁,不愿出门,话少,已经5年余,家庭经济困难,要求门诊治疗。最适宜的方案是
A.阿立哌唑
B.奎硫平
C.电抽搐治疗
D.舒必利
E.奥氮平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舒必利临床总疗效与氯丙嗪接近,除对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有效外,对改善患者情绪、与周围人接触亦有治疗作用。价格便宜,题干中提示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在经济上能够承受。
4.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表现特征有
A.思维破裂
B.因情绪低落少语、少动
C.变化莫测
D.运动性抑制与运动性兴奋可交替出现
E.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不清,病后对所经历事件不能回忆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主动性顺从与违拗。这类患者可能完全没有运动和语言,不动、不食、不语,甚至不去大小便,对别人的刺激没有反应。有时又突然语言动作增多,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但行为没有动机和目的性,让人难以理解。但即使是在运动抑制期,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仍存在,病后对所经历事件能回忆。
5.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A.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
B.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C.Hecker(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
D.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结局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精神分裂"
E.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建议命名为"早发性痴呆"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二、B型题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B.逻辑倒错性思维
C.诡辩症
D.思维松弛
E.思维云集
答案 A B C D E 6.患者谈论时,无限制地运用一些空洞缺乏意义的词句,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长篇大论,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印象。此症状属于
答案 A B C D E 7.患者突然扑向正在疾驰的汽车下面,表示要投胎。此症状是
答案 A B C D E 8.患者在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上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此症状为
正确答案:6.C,7.A,8.D 解题思路:(6)患者以一种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现某些特殊的,除患者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此种表现为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它是形象障碍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逻辑倒错性思维是以联想过程中逻辑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无逻辑证据,更突出的是逻辑推理古怪,不可理解,甚至是因果倒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亦可见于偏执狂以及某些病态人格。诡辩症特点是认识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所议论的课题,常是一些想入非非的事情,患者却无限制地运用一些空洞缺乏意义的词句,长篇阔论,侃侃而谈,并不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给人一种牵强附会,似是而非,进行诡辩的印象,但语句的文法结构是正确的。这类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松弛指患者的思维活动可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可以发展为破裂性思维。思维云集指患者脑中出现大量不属于自己的思维,不受患者意愿支配,强制地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外界的力量作用,伴有不自主感。有些患者思维与现实世界完全隔绝,这时称为非现实性思维,又称内向性思维。
(9-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
B.去甲肾上腺素假说
C.第二信使系统假说
D.谷氨酸生化假说
E.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
答案 A B C D E 9.苯丙胺能在正常人引起与急性精神分裂症妄想型临床十分相似的症状
答案 A B C D E 10.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和前额皮层内NAAG水平升高,与其联系的酶NAAL-ADase含量下降
答案 A B C D E 11.刺激DA机制可增加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皮层纹状体谷氨酸系统起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9.A,10.D,11.E 解题思路:(3)苯丙胺的药理作用是在突触部位抑制DA的再摄取,使受体部位DA的含量增高。苯丙胺能引起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支持DA功能亢进假说。N-乙酰基化α-酸性二肽酶(NAALADase)存在于谷氨酸神经元内,使神经元内的谷氨酸化合物NAAG分解为烟酰胺(NAA)和谷氨酸。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和前额皮层内NAAG水平升高,与其联系的酶NAALA-Dase含量下降,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某些局部有谷氨酸化合物及其代谢酶通路的神经生化病理。刺激DA机制可增加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皮层纹状体谷氨酸系统则相反,起抑制作用,故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由于皮层下DA功能和谷氨酸系统的不平衡所致。
三、A3型题
(12-14题共用题干)
某女患者28岁。总抱着两个杯子,说一个杯子是她儿子,一个杯子是她丈夫,她不能将儿子和丈夫丢下不管。总担心杯子会丢掉,惴惴不安。认为杯子一丢,丈夫和儿子就会出事。患者意识清晰,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12.该患者具有的症状是
A.破裂性思维
B.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思维不连贯
D.思维鸣响
E.思维散漫
1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人格障碍
D.强迫症
E.焦虑症
14.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A.抗抑郁治疗
B.抗强迫治疗
C.抗焦虑治疗
D.抗精神病治疗
E.认知行为治疗
正确答案:12.B;13.A;14.D
(15-17题共用题干)
女性患者,35岁。3天来不吃饭,只喝水,说有人一直在告诉她饭里有毒;要求家人陪同前往派出所报案。叙述中不时做倾听状。
15.该患者症状属
A.感觉障碍
B.知觉障碍
C.思维奔逸
D.强制性思维
E.被控制感
16.从题干信息还能得知患者可能有
A.自知力缺乏
B.情感淡漠
C.无故发笑
D.思维贫乏
E.思维鸣响
17.有关患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氯丙嗪
B.可用舒必利
C.治疗过程中,如足量药物维持6~8周无效可考虑更换
D.药物不需每天应用,可隔日一次
E.一般每天分1~2次给药
正确答案:15.B;16.A;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