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综合试题二十四

发布时间:2012-04-28 共1页

 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不属病毒感染类型的是 
A.慢性病毒感染
B.慢发病毒感染
C.潜伏性感染
D.败血症
E.隐性感染 
 
 
 
正确答案:D 
 
2.不是中和抗体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易感细胞
B.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被吞噬
C.阻止无包膜病毒脱壳
D.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使细胞溶解
E.活化杀伤T细胞(CTL)释放淋巴因子 
 
 
 
正确答案:E 
 
3.不发生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风疹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人免疫缺陷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正确答案:E 
 
4.最易形成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
C.狂犬病
D.脊髓灰质炎
E.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正确答案:E 
 
5.干扰索(IFN)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病毒的吸附
B.干扰病毒的穿入
C.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D.诱导邻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E.干扰病毒的释放 
 
 
 
正确答案:D 
 
二、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6.关于干扰素的特性,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后早期出现
B.抗病毒有种属特异性
C.具有直接杀病毒作用
D.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E.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素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干扰素不具有直接杀灭病毒的作用,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的作用特点:①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②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③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 
 
7.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一项是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B.病毒产生侵袭酶使细胞裂解
C.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
D.导致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E.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而发生转化 
 
 
 
正确答案:B 
 
8.关于病毒致病机制,下述错误的是 
A.杀细胞效应
B.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决定感染深度
C.包涵体形成
D.病毒引起的免疫保护
E.细胞凋亡 
 
 
 
正确答案:D 
 
9.下述除哪项外,病毒与肿瘤有关系 
A.EB病毒-恶性淋巴瘤
B.HAV-肝癌
C.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子宫颈癌
D.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E.HBV-肝癌 
 
 
 
正确答案:B 
 
三、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0-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B.乙型肝炎病毒(HBV)
C.甲型肝炎病毒(HAV)
D.单纯疱疹病毒(HSV)
E.人类乳头瘤病毒(}tPV) 
 答案 A B C D E 10.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是 
  答案 A B C D E 11.最易形成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 
  答案 A B C D E 12.最易形成潜伏感染的病原体是 
  答案 A B C D E 13.最易形成慢性感染的病原体是 
 
 
 
正确答案:10.C,11.A,12.D,13.B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