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12-05-07 共1页

  颜面部疔疮多发于前额、颧、颊、鼻、口唇等部。

  ①初期: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虽然只有3~6cm左右,但根深坚硬,如钉丁之状,重者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②中期:约第5~7日,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伴有发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腻或黄腻,脉象弦滑数等。

  ③后期:约第7~10日,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病程一般10~14天即可痊愈。

  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不慎碰伤,或过早切开等,可引起疔疮顶陷色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失去护场,以致头面、耳、项俱肿,并伴有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糙、脉象洪数等,医学��育网搜集整理此乃疔毒走散,发为“走黄”之象。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